你知道吗?股票中杠杆什么意思
从阜阳一路向南
来到阜南,这里有座遗址
距今3000多年
曾是军事重镇、交通枢纽
——台家寺遗址!
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润河湾北岸。如今,远远望去,低矮的台墩状遗址已不显眼。
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它却是淮河流域最高等级的聚落,是商王朝为控制淮河中下游地区、拱卫“江淮金道”而设置的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和大型铜料集散地。
台家寺先民创造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奠定了该聚落作为商代淮河流域青铜文明中心的特殊地位,对研究阜阳先秦史与淮河文明发展历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剩余83%商代淮河中下游地区
最高等级的聚落
台家寺遗址是由一个大台墩、4个附属小台墩构成的遗址群,亦称台家寺聚落。2014年—2016年,武汉大学考古队发掘该遗址,清理出商代台基1处、房址16座、灰坑273个、墓葬7座,揭露出方形环壕、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铸铜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陶器、青铜器等遗物。
遗址商文化遗存的面貌与性质,与中原商文化基本相同,主体年代属商代中晚期,表明聚居于台家寺聚落的商族先民应是从中原商王朝贵族群体中迁徙而来。
在台家寺发现的环壕聚落、大型宫殿基址、高等级贵族居所、青铜铸器作坊及青铜礼器、精细化装饰纹磨光陶器等遗存,是其他遗址所不具备的。因而,台家寺是商代淮河中下游地区最高等级的聚落。
“江淮金道”
成为商王朝经略的重点
商代青铜器的铸造与使用,是王室贵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但中原地区产铜量有限,无法满足庞大的青铜铸造业需求。长江中下游地区铜矿富集,为获取这里的铜料资源,商王朝劳师远征、扩疆南土,又建立“金道”——南铜北运交通线长途转运铜料至中原王都。
商代“江淮金道”以水运为主,其路径大体从铜陵渡江北上,经枞阳、庐江,过巢湖、淠河,抵寿县苍陵城渡淮,由颍上入润水西北行,至临泉境内联通古汝水,转颍水北上中原。
阜阳“润水金道”是“江淮金道”中的一段,它上起颍上润河口,沿古润水西北行,经台家寺聚落,从临泉境内入古汝水,衔接“江淮金道”江淮段和中原段,又枢辖金道扼其冲要,因此,商族势力于润水河畔设置台家寺重镇。
铜料通过“江淮金道”北运,水陆兼程约两千里方抵王都,路途遥远,路况复杂,还要穿过众多夷族控制区,无法靠一支运输队一次性完成运输大批铜料的任务,因此需要沿途设置若干个兼有军事重镇、交通驿站、铜料中转站性质的据点,分时段、分路段、分批次接力转运。台家寺聚落,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商王朝建立的军事重镇、大型铜料集散中心。
催生发达的青铜铸造业
商代台家寺聚落的特殊地位,催生了本地发达的青铜铸造业与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并由此形成了淮河流域青铜文明中心。
近几十年来,台家寺及其周边地区发现了大批青铜遗存。这些青铜器群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且器物多大而厚重,纹饰繁缛精细,铸工复杂考究,其中龙虎尊、兽面纹尊、兽面纹牛首尊、兽面纹方鼎4件罕见青铜重器,堪称国之珍宝,代表了商代中晚期青铜铸器的最高工艺水准,表明当时台家寺先民已熟练掌握了复杂、精湛的青铜冶铸工艺技术。
台家寺聚落是“江淮金道”上的交通枢辖、大型铜料集散中心,主台墩又发现淮河流域规模最大的铸铜作坊及众多铸铜遗物,因此,专家推定它是商代淮河流域青铜文明中心是恰当的。
和台家寺年代大致同期的淮河沿岸其他青铜器群,与台家寺青铜器群比较,在数量、体量、厚重、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均明显逊色,表明台家寺先民拥有与青铜铸器活动相匹配的大量财富、充裕铜料资源与精湛的工艺技术,是淮河流域青铜文明发展的卓越引领者。
台家寺商人族群东迁
据考古材料观察,商代台家寺聚落前后存续仅百余年。商代晚期,台家寺先民突然迁离本地,该聚落随之废弃。
台家寺聚落废弃后,聚居于此的商人族群迁到哪里去了?
颍上王岗郑小庄、郑家湾一带曾发现较多商代晚期青铜器,王岗附近白马湖畔也曾出土多批商周青铜器,因此可知颍上王岗遗址——汉代称“郑城”、《水经注》记作“蜩蟟郭”——应是商代晚期一处规模、等级较高的聚落。金文“蜩”“蟟”分别为“周”“寮”之异体字,“蜩蟟郭”即“周寮郭”,或影射此处早期为“周城”。而“蜩蟟郭”周围出土大量的商代青铜器,表明此废墟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可能是商代晚期的城邑或高等级聚落。
台家寺聚落废弃年代与王岗聚落兴起的年代相近,且两地地理邻近、河流相连、文化相同等,因而王岗聚落或是商族势力废弃台家寺聚落后东迁所建。
从商代晚期淮河流域夷、夏势力消长的动态格局看,颍上王岗为颍淮交汇要津、南北交通咽喉、夷夏混杂交集之地,政治地缘、军事地理、漕运交通价值远高于此时位置已相对偏僻的台家寺聚落。因而,商族势力废弃台家寺聚落东迁,是一种因应时势变化、维系江淮族群交往、管控淮域治安、确保金道铜运安全的明智决策。
来源:淮河观澜股票中杠杆什么意思
发布于:安徽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平台官方_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配资公司配资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