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一生经历了多种工作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但他内心深处最钟爱的,依然是军队的生活。对于军装,张爱萍始终保持着特别的感情,他对这份职责有着深厚的情感。
1936年6月,张爱萍收到了一份出乎意料的通知,让他前往红军大学学习。自那时起,张爱萍对部队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尤其是站在讲台上的那段时间,他总是怀念着曾经带领部队与敌人作战的日子。尽管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了教员,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渴望能够回到前线,亲自指挥部队进行战斗,带领中国人民从日寇手中夺回失去的土地。
然而,尽管心中强烈的愿望,张爱萍依然严格要求自己,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组织的安排。虽然内心渴望回到战场,但他始终没有表露出来。直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张爱萍的愤怒情绪被彻底激发。他牢记着党的“北上抗日”的号召,摩拳擦掌,准备亲自上前线与敌人拼搏。
就在这个时期,张爱萍接到了一个晚上突然的通知。传达通知的同志告诉他,毛主席有事找他。张爱萍心中一动,认为毛主席可能会让自己回到作战部队,内心充满了期待和激动。当他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首先询问了张爱萍在抗大工作的情况,并问他是否有其他的打算。
展开剩余77%张爱萍激动地回答:“主席,我仍然希望能回到前线,但我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他继续说道:“现在在抗大工作,我每天都在学习和教学。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失去了往日的自信。”他一边说,一边紧张地注视着毛主席的表情,等待着毛主席的回应。
毛主席静静地听完张爱萍的发言,微笑着说:“学然后知不足,感觉自己知道得不够,反而是进步的表现。不要因此而丧失信心。学识是无穷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毛主席还分享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鼓励张爱萍继续在学习上努力。
尽管毛主席并没有提到让张爱萍回到前线的事,张爱萍感到事情的答案还没有完全明朗。但他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心中的激动情绪渐渐平复。回到家后,张爱萍依然难以抑制自己想回到部队的强烈愿望,心里不断回忆着战斗的场景。
张爱萍之所以如此渴望重返部队,并不是因为他有嗜杀之心,而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生活在一个剥削压迫的旧社会里,若不加入革命,普通的农民将永远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张爱萍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达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的日子充满了艰辛和贫困。为了给他创造更好的未来,父母省吃俭用,让张爱萍有机会接受教育。
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张爱萍夜以继日地学习,经常自己动手制作油灯,在被窝里偷偷看书。尽管白天因为家境贫寒无法继续上学,但他依旧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渐渐增长了知识,心中也积累了对旧社会的深深厌恶。
1925年,张爱萍考入达县中学,并在同年6月1日参与了反对“五卅惨案”的抗议游行。由于在游行中表现勇敢,他被推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张爱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了罗江口党支部书记,并积极组织学生和群众进行革命活动。随着党组织的壮大,张爱萍的工作也变得愈加重要,他成为了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委员、副书记。
然而,在党组织的地下工作中,张爱萍多次遭遇敌人的逮捕。尽管他屡次被外国巡警和国民党保安队逮捕,但无论他们如何威胁利诱,张爱萍始终没有屈服,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
1929年,张爱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中队长等职务。在部队的生活让他快速适应,并且深爱上了这份工作。1930年,张爱萍被调往中央苏区,参与了共青团工作,并组织了少共国际师的创建和红军后备兵源的动员工作。
1934年9月,张爱萍被任命为红3军团第4师第12团政委。长征期间,他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最终成为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兼代团长。然而,就在他准备在战场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接到了前往红军大学学习的通知,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学习和教学生涯。
1937年8月,张爱萍得知毛主席要找他谈话时,他心中充满期待。然而,当谈话内容只涉及学习时,张爱萍的心情略感失落。两天后,张爱萍收到了一封毛主席亲自写来的信,信中毛主席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并告诉他有一次更重要的任务等待着他。
几天后,张爱萍再次来到毛主席的窑洞。毛主席告诉他,这次召见他是为了分配新的任务。张爱萍心中既激动又平静,但当他听到毛主席安排他去上海时,原本兴奋的心情逐渐消退。虽然毛主席的安排意义重大,但张爱萍坦言自己并不愿意去。毛主席耐心劝导,并详细解释了上海局势的重要性,最终,张爱萍接受了任务,前往上海协助组织工作。
张爱萍与余立金、彭林、吴克华等同志离开延安配资可信股票配资门户,途经西安时,便听到上海打响的消息,这让他更加钦佩毛主席的战略眼光,同时感受到了肩上的重大责任。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平台官方_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配资公司配资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