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能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史海撷珍713”感谢您的支持融资融券操作方法,并欢迎您在留言区里多提宝贵意见,预祝阅读愉快!
01败家的皇室宗亲,祸端皆由私欲起
自唐宣宗
大中十一年(857年)
开始,大唐岭南地区动荡不已,南诏乘机出兵安南、西川、播州(贵州遵义),并于
咸通四年(863年)
攻陷交趾(越南河内)。
唐懿宗虽然昏庸但在领土问题上并不糊涂,先后派出精兵强将前往收复。
咸通七年(866年)六月
,名将高骈在交趾击败南诏,斩杀三万余人,彻底平定了安南。
展开剩余93%这一仗打痛了南诏,也让他们看清了大唐虽已没落,但国力仍在他们之上。从此不太敢东进,很是消停了一阵子,这个局面直至一个大唐李氏的败家宗亲出现。
咸通九年(868年)六月
,皇室宗亲、凤翔少尹
李师望
上奏:“
西川嶲州(四川西昌)是控扼南诏的交通要冲,成都距离唐、南边境较远,难以有效节制,请于嶲州建立定边军守御,并将指挥设在邛州(四川成都邛崃市)
。”
这番似是而非的提议没经任何讨论就被朝廷允准了,并任命李师望为嶲州刺史兼定边军首任节度使,负责管理原属西川的邛、眉(四川眉州)、蜀(成都崇州市)、雅(四川雅安)、嘉(四川乐山)、黎(四川汉源县西北)、嶲七州,并统一指挥屯驻于该地的大唐守军。
这等于在西川又划出个独立的小藩镇,实际上邛州距成都仅一百六十里,距嶲州却有一千余里,居邛州指挥千里之外的嶲州,与居成都有何不同!李师望纯属是为了满足专制一方的私欲才提此意见,对大唐并无任何好处。
边防是国之大事,朝廷也好、朝臣也罢,居然如此漠视无顾,可以窥见其官僚系统已经无能昏庸到了何等程度。
咸通十年(869年),
南诏派出赴长安交还战俘的使者杨酋庆路经邛州(四川成都邛崃市),被李师望无故扣留并擅自杀害,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激怒南诏进攻大唐,他才好有崭露才华、建功立业的机会。
只可惜他坏事做多没人支持,西川将领埋怨他分割地盘,暗地挑唆南诏进攻嶲州,由他们做内应;嶲州戍卒又痛恨他克扣军饷、贪婪无度,策划将他杀掉生吃,被他侥幸发觉脱险;而朝廷也得知了他在定边军的胡作非为,将他撤职征召回京,派太府少卿窦滂接任。
谁知刚走了饕餮,又来个恶魔。
这窦滂的贪婪残暴还要远超李师望,在这两人的不懈折腾下,还没等南诏打来,定边军已是人心离散、毫无战力了。
同年十月
,被李师望成功激怒的南诏国王
酋龙,
举全国之力入侵大唐,摧枯拉朽般击破了依附大唐的蛮族董舂乌部。
02窦滂无能,害死三军;一退再退,退无可退
十一月,
南诏进犯嶲州(四川西昌),攻占
清溪关
(四川雅安汉源县西南、凉山甘洛县西北交界处),定边军将领安再荣退守大渡河北,凭助天险与南诏军隔河对射了九天八夜。
南诏见无法攻下,秘密分兵翻越雪山到达
沐源川
(四川乐山市犍为、沐川县以西沐川河),全歼在此据守的五百
兖海军
(山东兖州、江苏连云港)士卒,其将领黄卓战死。
十二月十四日,
南诏军换上兖海士卒的衣甲,佯装被击败的散兵溃卒,来在江岸边呼叫船只,等到全军过河,守军方才发觉。上了岸的南诏军很快攻陷了毫无防备的犍为(四川乐山犍为县),随即出兵劫掠
陵州
(四川眉山仁寿县)、
荣州
(四川自贡荣县)四境。
数天后,南诏重兵集结于
陵云寺
(四川乐山市大渡河南岸),与嘉州(四川乐山)唐军隔岸对峙,嘉州刺史杨忞、定边监军张允琼率军在正面严守死守。
南诏再出奇兵,从东渡口悄然渡江,绕行到嘉州以北,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唐军,唐军大溃,忠武军将领
颜庆师
战死,杨忞与张允琼侥幸逃脱。
十二月二十九日,南诏攻陷嘉州。
窦滂作为定边军总指挥,在战事爆发时,他也率领定边军,会同忠武、徐宿两军,于大渡河边据险守御。
南诏国王酋龙一边派数名清平官(南诏高级官员,相当于大唐宰相)假意讲和,吸引唐军注意力;一边派兵乘坐船筏争渡过江。
忠武(河南)、徐宿(江苏徐州、安徽宿州)两军于岸边结阵待敌。还未接战,窦滂恐惧的脸无人色,跑回营账就要自缢。徐州将领苗全绪将他抱住,安慰说:“胜负尚未可知,都统您何必如此。”劝完了他,苗全绪、安再荣及忠武军将领都亲临一线指挥战斗,窦滂眼见没人注意,居然于夜间骑马逃遁而去。
三军总指挥都走了,这仗还怎么打!苗全绪等三位将领紧急商议:“如今我们寡不敌众,若等明天再战,恐怕会全军覆没。不如乘夜进攻搅乱他们,我们再乘乱退出。”
于是,定边、忠武、徐宿将士在苗全绪等指挥下,乘夜突入南诏军营,用弓弩四下乱射,南诏营中大乱,三将乘机率所部安全撤出!
南诏随即出兵接连攻陷黎州(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北)、雅州(四川雅安)。当地居民纷纷避入山谷,窦滂逃到了导江(四川成都都江堰西南导江镇)。连总指挥都跑了,溃败的唐军哪里还有心思抵抗,他们一路逃窜到处劫掠。
邛州(四川成都邛崃)府库内的物资早被乱兵争抢干净,等到南诏军杀来,早已是空城一座。南诏占领邛州,成都近在咫尺。
这是南诏在
大和三年(829年)
攻破成都外城后,第二度兵临城下。
唐懿宗坐不住了,诏令左神武将军颜庆复率军救援。
颜庆复此人在史籍中记载甚少,生年籍贯不详,只知道是在嘉州战死的忠武军将领颜庆师之兄。从其后期表现看,可推断出是位长期征战沙场的宿将。
03众志成城的成都守卫战
咸通十一年(870年)正月
,西川百姓听闻南诏军将至,争抢着涌入成都躲避。当时成都只有内城,且四周无壕沟等防御工事可凭借。由于城内人员过于密集,人均只有一席之地(约一米半)。雨天无处可藏,只能戴上斗笠挨淋。城中水源少,人们只得将
摩诃池
(又名龙跃池、宣华池,位于成都市中心,原为隋朝修筑成都子城时取土所留大坑,唐时扩建成旅游景区,现已填平)中的泥浆过滤了饮用。
西川将士长年不习武备,城不固、将不精,如何才能抗得住南诏这帮虎狼之师,这是摆在西川节度使卢耽眼前的紧迫问题。
按理说自从李师望提议成立定边军后,西川军事防御责任在定边军,节度使只分管地方事务。但朝廷用人不当,定边军总指挥窦滂早跑没了影,卢耽只能咬牙扛起了这份重任。
彭州(四川成都彭州市)刺史
吴行鲁
、前泸州刺史
杨庆复
都颇具胆识谋略,卢耽将他们调到成都担任军中参谋,共同负责守备任务。二人密切配合,抓紧时间完善城防工事,在民众中征募士卒,准备好防守用的滚木檑石,并严密组织城中士卒巡逻守卫,一切工作都进行的紧张有序!
原先西川将士都只挂个虚名,也没有俸禄供给。这次杨、吴二人张榜公开招募骁勇能战的士兵,承诺给予实职,并按职级和战功发放厚饷,前来应募的人云集而至。
杨庆复慷慨激昂地向他们训话:“
你们都是军中子弟,血气方刚而又勇猛善战,平时没机会让你们施展拳脚夺取军功。如今南诏犯我国土杀我百姓,正是你们杀敌报效求取富贵的大好时机,一定要好自为之
!”众人欢呼雀跃,士气高涨。
为了确保选出精锐,杨庆复派人将各种兵器摆放于校场,让应幕之人两人一组互相对抗,观察他们在搏斗中的表现再加以录取或贬黜。最终遴选了三千人,编为一军,号“
突将
”。
正月初五,
南诏军队进至眉州。卢耽先后派两名使者前往南诏军中讲和,南诏大臣杜元忠装出一副要谈判的架势,其军队却一刻不停向成都开进。
卢耽被杜元忠所惑,以为南诏外示压力而内实和谈,便紧急请求朝廷派大臣前来议和。懿宗指派太仆卿
支详
为通和使赶赴成都,这么反复一折腾,大家都以为不会再打,成都守备也就放松下来。
正月十一,
南诏军队长驱直入攻陷
双流
(成都双流区,位于成都西南)。
卢耽大惊失色,仍不死心的派使者到南诏那里询问情况,杜元忠扔给使者一封信,冷笑着说道:“回去拿给你们节度使看,这是我们国王与节度使见面的礼仪,让他好好学学。”
随后,南诏派人背负巨大彩幕来到城南,说是准备在城破后张挂于
蜀王厅
让国王酋龙住。
正月二十
,朝廷下诏废除定边军,又把邛、眉、蜀、雅、嘉、黎、嶲七州的军政管辖权重新交还西川。
就在这一天,南诏军队抵临成都屯驻下来。
之前,卢耽曾派将领王昼到汉州(四川德阳市广汉)察看援军到了哪里,并催促他们速来支援。当时,兴元(陕西汉中)、凤翔前来支援的一万士卒已经到达汉州。一路逃窜过来的窦滂随同忠武、义成、徐宿的四千人也从导江(四川成都都江堰西南导江镇)逃到汉州。
正月二十四,
王昼与兴元、资州(四川成都简阳西北)、简州(四川成都简阳)三千士卒驻扎在
毗桥
(四川成都新都区南十里毗河上,为通成都之要道),恰遇南诏军队,与之作战不利退回汉州。
当时的成都军民日夜盼望援军到来,而窦滂自从失去了定边军所辖土地后,想让西川也同样沦陷在南诏之手,以此分担他守土不利的责任。因此,每见从北方来的援军,他就过去散发谣言,说什么南诏军队足有官军数十倍,官军远来疲劳,切不可立即前往以免伤亡。弄得援军将领狐疑不决,逗留不进。
成都被围,自然也免不了有些贪生怕死之徒与南诏暗地勾连,将领李自孝计划以焚烧
城东仓库
为号,与南诏里应外合,还好被及时发觉处死。
二月初一,
南诏备齐了攻城用的云梯、冲车,从四个方向发起猛攻。城上唐军用钩环套住云梯将其拉近,再用火油焚烧,将云梯底部的南诏士卒全部烧死。卢耽又派杨庆复、李骧各带若干“突将”出城作战,杀伤南诏士卒两千余人,焚毁攻城器械三千余件,凯旋而归。
蜀人原本胆小懦弱,但这些“突将”都是杨庆复亲自选拔所得,且赏赐极为丰厚,因此个个勇猛善战。
南诏军队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们把当地百姓使用的竹篱用水反复浸泡,再弯折成类似盾牌的竹蓬,人藏在下面挖掘城墙。这东西韧性十足,箭射不透,火点不燃。杨庆复派铁匠在城上架炉熔铁,将熔化的铁水倒下,攻城的南诏士卒被活活烫死。
二月初三,
朝廷派来的宣谕使支详到达成都,派人与南诏议和。
初五,
南诏停止进攻。
初六,
派使者迎接支详,准备议和。
杨庆复因朝廷援军即将到来,没有议和必要,且一旦议和南诏肯定狮子大张口。因此,他告喻南诏使者:“我们受诏到定边军讲和,现在你们却围困了成都,与诏意不相符。况且朝廷之所以讲和,是希望你们不要侵犯成都。如今却在成都城下箭矢交集、不分昼夜,还怎么谈和呢!”
南诏没迎来唐军的议和使者,于
三月初八
重新攻城,
初九,
再被唐军击退。
04援军来了,成都解围;将帅内卷,放虎归山
反映窦滂失地辱国的奏折终于传到了懿宗那里,懿宗大怒之下将窦滂贬为康州(广东德庆)司户(管户口的小吏)。又诏令
颜庆复
为东川节度使(四川以东地区),统一指挥入蜀作战各路援军。
二月十一
,颜庆复统率各地入川援军抵达新都县(成都新都区,在成都东北)。南诏分兵阻拒,被唐军击败,斩杀两千余人。战斗中,百姓自发的手持农具援助唐军,呼喊声震动山野。
十三日,
南诏步骑兵数万人杀到,正值右武卫将军宋威率两千
忠武军
赶到,即刻参与会战,南诏再次大败,五千余人阵亡,退往
星宿山
(成都市北)。
宋威进至
沱江驿
(新都西北新繁镇南,唐置驿站,以沱江命名),距成都仅有三十里。
南诏派使臣会见支详请和,支详告诉他们先解围退军,再议和不迟。使臣返回,围城依旧。
此时城中唐军尚不知援军将到,只是看到南诏使臣数次请和,猜测援军快到了。
十六日,
南诏又派人请和,使者往返十余次,城中唐军未作任何表态。南诏因援军将至,攻城愈发猛烈,国王以下官员全部亲临矢石督战。
十八日,
援军到达城下,夺占了沙河上的升迁桥(成都市北)。当晚,南诏将攻城器具焚毁连夜逃走。
起初,朝廷先派颜庆复救援成都,令宋威屯驻绵(四川绵阳)、汉(四川广汉)二州作预备队。结果
新都
一战,宋威乘胜先到城下,并多次击败南诏,引来颜庆复强烈不满。
眼看胜利在即,你宋威带着二梯队在后面收拾残局才是本职,怎么跑到主力军前面显摆了,眼里还有没有领导!忌恨之下,颜庆复通牒宋威,让他返回汉州待命。
正当他俩内卷时,南诏军队已经逃到双流(成都双流区,位成都西南,是古时从成都到南诏的必经之路),被
新穿水
(四川新津县东北杨柳河,与双流搭界)所阻,无桥通行。南诏军仓皇失措,一旦让唐军追上,那可是全军覆没啊!还好颜庆复挡住了宋威的前进步伐,南诏连夜造桥三天乃成,通过后将桥斩断狼狈逃走,甲兵物资遗弃了一路。
虽然没有全歼进犯之敌,毕竟赶跑了他们,也解除了包围,算是达到了目的。
这次成都争夺战以大唐胜利告终,但并未将南诏打痛。大唐内地军队战斗力虽还称得上彪悍,却无法常驻蜀地。加之当地官僚只知剥削民众,唐军一旦撤出,又会故态复盟。南诏如同打不死的幽灵,随时觊觎大唐,稍有时机就会卷土重来!
没落的大唐还会遭受何种打击,且听我边读边讲!
附:唐时从成都至南诏通路(来自网络)
以成都双流为起点,向西南至新津县,再向西至临邛(今四川邛崃),再从西南经雅州(今四川雅安)、荣经(今四川荥经),过邛崃关进入黎州。
黎州治所位于现在的四川汉源北,过此地再经望星驿、清溪关、达仕城、新安城,翻越胡浪山、木瓜岭后到达巂州(今西昌)治北的台登城(今四川冕宁县)。
从巂州沿安宁河经沙野城、俭浪驿经会川(今四川会理)至金沙江边的和子镇(四川攀枝花市东南)。从和子镇渡金沙江后就进入了南诏弄栋节度的治地。从南诏入成都反向行之即可!
(注图片来自网络)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您的留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历史开讲#
#文史知识局#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历史故事#融资融券操作方法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平台官方_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配资公司配资网站观点